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文物保护工作都有那些内容

作者: 《文物工作》2006年4期    发布时间:2015-04-23 11:14    阅读量:3586


文物保护工作有诸多内容,其中控制和改善陈列室的环境,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所指的文物保护就是在不触及文物主体的情况下,控制环境,使文物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尽可能地不受温湿度、光线、污染空气等影响,把文物损坏降低到最小程度。

1、温湿度

衡量博物馆展厅气候环境,首先要看空气温度和湿度。目前经国内外博物馆界长期研究实践,已基本公认的博物馆内环境气候标准数值是: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45—65%。在此数值范围内缓慢的波动,对保存和保护文物是相对适宜的。此外,展厅内的气候变动不能过骤,气温日较差不得高于2--5℃,

相对湿度日波动值不得在于5%。温湿度对文物的保护有着重要影响,控制好温湿度对文物的保护有着重要影响、控制好温湿度的变化将会延长文物的寿命,相反任其变化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温度和湿度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湿度也随之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对博物馆陈列展厅的温湿度严格控制。

上海地区是四季分明、高温多湿的城市,尤其进入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尤为大。因此若仅靠自然气候环境提供的温湿度条件来保护文物,是不可能做到良好效果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基本陈列室的记录资料表明每年观众参观高峰的5、6月份展厅空气湿度相当的大,陈列厅湿度值经常在于65%,显然超过标准值。而文物经常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对文物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这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主要的做法是。

(1)采用中央空调控制温湿度的变化。

中央空调可以使整个建筑空间的温度、湿度得到控制。中央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室采用了不同季节和展厅需要使用空调的办法,以达到控制温度湿度的目的。虽然这种方法会造成白天与黑夜温湿度的不同,但在目前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是很好的选择了。     (2)机械抽湿处理

为了加强夜间湿度的控制,进行了机械抽湿处理办法。我们将抽湿要放在陈列室各位置、闭馆后即工作,来补充晚上中央空调关机时的不足。这样处理后白天中央空调开机前再对湿度进行检测,湿度基本上能控制在60%。

采用中央空调或机械抽湿来控制温湿度的变化,比较适用于陈列厅大空间环境的温湿度的控制。但文物更多的是陈列在展柜小空间的环境内,因此各展柜的温湿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文物的安全,博物馆应尽可能将放置文物的展柜进行密封处理,进一步减少其内部空气对流,这样可对环境温湿度起到缓冲作用,为展柜文物保存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当然,展柜的密封性能与其制作材料以及展柜的结构有着紧密关系,为保证展柜密封要求,在工程设计制作上要严格把关,每道工序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以确保质量。此外,还可采用化学调湿剂等,以达到控制展柜的湿度。


2、光线

光,按来源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博物馆陈列采光照明设计的光,主要是自然界里的太阳光或依靠电能由荧光灯、钨丝灯等发出的光。光辐射按波长性质可分为许多区,其中包括可见光区波长

(400—750nm)、红外光区(›750 nm )、紫外光区(‹400 nm)。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波长彩夺目越短能量越高,不同性质的光对文物的破坏作用不同。红外光含有较多的热能,会促使文物表温度上升,湿度下降,使文物产生翘曲和龟裂。紫外光主要起着光化和光解作用,能使丝绸、棉麻、纸张、漆器等有机类文物褪色、变黄、发脆、强度下降等。可以说博物馆任何由有机化物构成的文物,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这些被照物的变质。另外,光对无机物如金属、石料、陶瓷等也都有一定的光化降解破坏作用,只不过其破坏程度缓慢而不易觉察罢了。

(1)光源

博物馆的陈列采光照明主要有自然光、人工光和综合光三种方式。其中人工光在陈列中的运用,被普遍认为是完全可以控制的理想采光方式。一般来说,适用于博物馆的通用光源主要有荧光灯、白炽灯、金属卤化物灯等。但选择光源要慎重,因为很多光源或多或少含有不同强度的红光外线和紫光外线。因此,在陈列中可以通过对各种光源的比较分析并结合陈列风格及文物保护要求选拔光源和照明设备。近年来,利用光纤传导性方式照明的冷光源——光导纤维照明开始在陈列中广泛应用。光导纤维照明由于其独特的照明方式和具有普通照明所不及的优点,非常适用于全封闭式人工照明的陈列及展柜陈列使用。其最大的特点是,无红外光和紫外光辐射、不导电和不发热、可将光线导向各个不同的地方、不会产生老化现象,使用寿命长、照明系统检修方便等。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陈列中都运用过光导纤维照明,并取得良好效果。

(2)照度

照度是用来测定物体受光照度的量,单位是勒克斯(Iux)。

对文物进行照明,国家对照度是有限制的。博物馆陈列室采光照明的标准是:对光高敏感的书画、文献书籍、丝绵麻毛纺织品等文物,其照度标准是≤50 Iux。对光敏感的漆器、油画、皮革等文物,其照度标准为≤150 Iux。对光不敏感的铁器、玉石、陶瓷等,其照度标准≤300 Iux。对光高敏感文物的年曝光量标准为12000 Iux,及50 Iux的照度全年平均300天每日曝光8小时。对光敏感文物的年曝光标准为36000 Iux,及时性150 Iux的照度全年300天曝光8小时。因此我们必须科学控制陈列室内的照度强度。


3、空气污染

博物馆一旦开放后,室内外空气对流将在所难免。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变得越突出。空气污染物对各类文物都产生损害。据检测资料,纯净的空气中含有70%的氮气、21%的氧气、0.93%的氩气和微量的氖、氦、氪等稀有气体。而我们生活中除了含有上述各成分及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外,还混含有多种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有尘埃、微生物、硫化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它们都均以飘尘或气体形式分布于大气之中,非常难以除净。上述空气污染物在展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过程中,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进入展厅内,对展厅内的文物产生缓蚀。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加速金属的腐蚀,会使纸张酸性增强,从而使纸张的强度、耐折度等性能下降。上述几种空气中有害气体都会严重威胁文物的安全。因此,控制并消除有害气体对文物的影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保持陈列室环境清洁至关重要。具体改善之举措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博物馆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绿化可以改善博物馆周围的小气候,能起到降低高温、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减少灰尘侵入。同时还可美化环境。

(2)在经费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安装有空气过滤装置的空调设备、净化、过滤灰尘及有害气体。

(3)根据本馆所在地季节的变化特点,适时开窗降温通风去湿,确保陈列展厅适宜的温湿度。

(4)控制参观人数。当观众太多时,展厅温度会相应增高,展柜温差拉大并形成对流,造成污染空气进入展柜。

(5)做好文物的防霉,防蛀等工作,要勤检查、勤清理、勤更换防护药物。


4、陈列材料

对陈列中文物影响比较大的除温湿度、光线、污染空气等环境因素外,还有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藏品储存设备材料和陈列辅助材料等,这些材料都含有有害物质,导致陈列室空气环境的污染。如挥发性的有机涂料、含甲醛挥发物等物质的胶合板和胶粘剂、含放射性的大理石和化纤毛毯等,特别是有的装饰材料含有有挥发的酸、碱、甲醛等物质,从而容易与文物展品发生化学反应。为便于陈列装饰及确保展示道具的绿色环保,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考虑。

(1)必须选用有国家权威质检部门认可的合格产品。尽可能地使用金属、棉、麻、玻璃及经无害加工处理后的再生材料。陈列室中运用较多的材料是木材和金属。由于木材取材比较方便,具有绝缘性能好,易机械加工、材质轻、抗压度大、具有吸收释放空气水分、可调节湿度,因此很受博物馆青睐。金属材料具有硬度高、坚固耐久、机械成型、不怕生物危害、不易燃烧、不挥发污染等优点。以金属代替木材是发展的方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成列在设计制作中基本采用了绿色环保材料。如在陈列墙体制作上,全部采用了铝合金支架材料;在陈列墙面上全部使用具有防火、环保性能和可清洁水洗的海洁布材料;在展柜及展版制作上采用钢铁框架和玻璃材料等。

(2)博物馆除有固定的基本陈列外,每年也都会举办一定数量的临时陈列。在各类陈列制作中,必然会有墙体、展板、展柜的施工。因此,在陈列设计制作中,要科学设计,提倡工厂化生产,尽量减少现场施工量。必须在现场施工制作的,一定要充分利用现场空间,按区域放置材料。尤其要做好施工制作中下角料的处理,要及时清理好现场,尽可能减少施工制作带来的环境污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