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浅谈博物馆展览策划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21 11:41    阅读量:1757

——以苏州博物馆特展为例 马磊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04100)


摘要: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苏州博物馆特展进行探讨, 从光线方面、 展览用色、 展览造型上以及在说明文字上运用丝网印刷技术。 对文博类其他展览形式设计和展览策划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陈列展览; 社会活动


2016年苏博从大英博物馆引进了“ 大英博物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精品展” ( 以下简称大英素描展) 。 这次展览让观众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素描艺术, 还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人类与自然的探索和感悟, 欣赏到笔触定格的完美瞬间和释放的自由与灵动。 对于大英博物馆这种重量级的大展, 从策划到展陈经历了一系列反复的沟通和交流, 这次展览的展陈设计对于苏州博物馆传统展览而言也是一次突破和创新。这次展览布景场所选用现代艺术展厅。


浅谈博物馆展览策划


现代艺术厅分3个小厅, 展厅面积共计320平米, 展现长度120米。 展陈方式抛弃了传统意义上采用的大开间方式, 而是对展厅进行巧妙的分割。 考虑到素描展品整体背景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在设计中, 融入了大量的文艺复兴的元素。 在建筑物上, 室内采用了古希腊建筑风格爱奥尼柱式的罗马柱, 其优雅高贵的气质与展品相互呼应, 室外采用罗马柱的斜面设计, 是与大英博物馆大门形成遥相呼应。

 

一、    展览筹备

2012年开始, 苏博实施了临展项目责任制。 在项目负责人协调下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团队的做事都用, 为更加优秀的策展人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平台。 项目组一起承担从展览主题、 展览内容、 展品来源、 展示形式、 目标观众、 教育活动、 文创产品、 辅助推广宣传、 经费预算和展览评估等全部内容、 苏博把展览策划做成了一项文化创意活动, 不仅从常见的、 普通的素材中发掘令观众感兴趣的内容, 还让人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文化想象力。“ 我们是为了实现一个故事而去寻找砖瓦, 而不是根据我们手头有限的文物与资料拼凑异常只求果腹的宴飨。 ” 好的展览策划首先要有切入主题的思路, 展览策划人员的切入点与主题思想才是核心竞争力。 身为策展人要有舍弃固有思想、 大胆创新的魄力和勇气。

 

1. 展览项目组的建设。 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将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纳入进来, 每个人员负责自已擅长的部分, 同时整个团队人员信息和知识进行共享、 业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展览中也闪现出更多的亮点。 这是一种在实践中边干边摸索的创造性的培养方法


2. 拟定展览主题。 项目组建立展览例会制度, 每月召开交流会, 通过展览策划人员、 形式设计人员和教育工作人员的对话、交流完善内容与形式设计。 通过展览例会制度, 使形式设计师对展览内容及其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了解, 深入理解和把握展览内容, 修正失误, 避免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脱节。

 

3. 借助展览评估的科学客观数据, 编写中山路内容。 项目组借助科学客观的展览调查数据编写展览内容, 紧紧围绕展览相关的历史背景。 通过项目组的通力合作, 设计人员将文物本身涉及的学术知识通俗化, 按战力理性的内容通过互动感性化, 最终使得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4. 根据苏博自身的定位于特点, 从一个博物馆展览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研讨会不求大而全, 而在于深入研究与细分。这次大英素描展根据展厅的具体情况, 由馆内展览设计部负责布展工作。 展览内容分“ 人物” “ 运动” “ 光线⋯ ‘ 服饰” “ 自然界” “ 故事” 六大主题, 苏博展览设计部人员负责展览的形式设计, 展览的内容设计由大英博物馆策展人负责。形式设计人员根据对方提供的展览内容进行设计。 既要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家对人类与自然的探索和感悟, 又要让观众欣赏到笔触定格的完美瞬间和释放的自由与灵动。 对此, 在苏博策划人员设计了与大英博物馆大门一样的古典罗马柱, 一方面是表达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类型、 建筑风格融合和艺术风格的融合创新; 另一方面又让人具有开放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向大英博物馆致敬。

 

二、展览光源

光照作为一种能量对馆藏文物的保存是不利的, 它能加速展品的老化速度, 人工照明在陈列展柜中的运用, 因能完全控制采光, 是目前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采光方式。 为了准确的把控这次展览的光源, 减少紫外线对展品的损害, 策划人采用突破传统展览照明模式, 大面积使用隔墙对自然光线进行屏蔽, 这种屏蔽自然光的做法在苏博展览上也是首次使用。 照明只能依靠室内射灯, 并且努力做到看到光, 但看不到光源, 既满足了照度要求, 又塑造了雅致的空间氛围。 在室内建立虚拟的穹顶,与展厅入口的罗马柱遥相呼应, 通过布置射灯来对室内光源进行控制, 采用局部采光, 使室内展览氛围更加浓烈, 光源更加平均, 灯与灯, 灯与展品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稳定关系, 让观众能够根据光线的明暗变化而对展览节奏有所把握。 通过合理的明暗分布, 色调变化, 照度反差, 创造焦点, 巧妙地引导观众的情绪, 以精彩逼真的方式展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造诣。 苏博使用的光照能做到避免眩光的产生, 在一次反射眩光的消除、 二次反射眩光的避免、 均匀度、 视觉适应、 灯具与建筑完美契合等方面都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舒适的灯光, 可以让艺术展品的鉴赏变得更加惬意, 领悟更多。 展厅从地面、 墙面以及造型都采用暗色( 深蓝色) 配合灰白色, 极大限度的凸显素描作品的色彩, 这种展览方式, 突破了博物馆常见的展览方式, 值得我们在以后展览中借鉴。

 

三、 展览说明文字

博物馆的展览是一个完整的话语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文物藏品占有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纸质的文字说明牌一直是解说文物的符号。 事实上在数字博物馆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 通过其他形式的文字说明牌来取代纸质文字说明牌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国内对丝网印刷的研究工作做得相对较少, 产品质量与印刷业发达的西欧, 美国, 日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丝网印刷技术虽然正逐步向数据化方向发展。大英素描展文字说明采用丝网印刷, 这是苏博首次采用丝网技术在墙面印刷文字说明。 图形印刷在哑光的墙壁面上, 看起来古朴、 大气, 竖式的造型设计与书画的竖式装裱相统一。 丝网印刷墨层厚实、 色泽鲜艳, 能准确地再现原稿的图文及色调。 丝网印刷比较适于表现文字及线条明快的单色成套色原稿, 同样适于表现反差较大, 层次清晰的彩色原稿。丝网印刷优点是: 通过丝网印刷的特殊效果, 使得复制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通过丰富厚实的墨层和色调的明暗对比, 充分表达原稿内容的质感以及立体效果。 降低了制作成本, 并且不受承印物种类、 尺寸、 形状的限制。丝网印刷缺点是: 印刷速度慢。 丝网印刷一次成型, 一旦印刷上去再去更改, 只能整片粉刷后, 重新丝网印刷。 因此对说明文字的审核非常严格, 对此, 说明文字的审核由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交叉审核, 防止失误发生。

 

四、 展览创产品和社教活动

苏博的文创产品, 包括图书、 纪念品、 宣传品等。 苏博在这次大英博物馆素描展中, 首次使用文创产品自动售卖机。 这种自动售卖机的投入使用, 极大的提高了观众对文创商品的关注度和购买欲, 支付方式采用时下流行的手机微信扫描支付、 手机支付宝扫描支付、 直接现金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等方式。 机器还带触屏问卷调查功能, 可以不用发券进行问卷调查, 做到了方便、 及时、 快捷, 节约并减轻了人力和物力。 大力开发展览衍生产品,发展文创产品, 不仅能增加社会效益, 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更能增强博物馆活社会教育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 社会教育活动应该带给孩子们以及年轻人以希望和活力。 这种希望和活动是一种情感上的互动, 而不仅仅只是知识的灌输和系统的学习。 配合此次展览, 苏州博物馆将陆续推出“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系列讲座、“ 文艺复兴素描欣赏与现场实践” 艺术课程、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系列纪录片” 欣赏、 音乐会等社会教育活动, 每周开展学校师生专场参观活动, 同时展厅内还安排有“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互动游戏体验” , 带给观众丰富多彩的观展体验, 让观众更加全面、 深入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 此外, 苏州博物馆将在展览同期举办“ 艺术@苏博” 全国素描作品大赛暨作品展, 广泛征集素描作品, 经评选后集中展出优秀作品。 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参观感受, 展览配合有专职讲解员、 志愿者义务讲解, 以及语音导览设备和微信自助导览等多种导览形式, 为不同需求的观众提供全方面的展览解读博物馆对外文化展览已经成为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着、传播者, 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 博物馆的展览是接触大众的重要环节, 通过展览引导观众, 让他们了解博物馆, 给他们提供一个自学的场所。 通过博物馆之间的文物展览、 文物交流、 文物合作实现博物馆文物资源共享和综合效益增加, 既可以让社会大众享受到各种丰富的文化盛宴, 又能有效的改变博物馆单一的陈列展览资源。 关于苏博的展览设计和制作, 苏博的展览不强调文物的重要性, 而是强调通过这个文物反映出展览的主题性, 观众对展览感兴趣, 对展览内容有所了解, 这才是博物馆展览的目的, 是也我们今后学习的目标。

推荐阅读